比赛全部结束后,在该公司职工文体活动中心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8月当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快速回升,同比增长6.8%,增速比上月提高4.9个百分点。同期,用电量累计同比增长0.5%。
同期,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2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个月提高5.4个百分点。客运方面,孟玮表示,二季度以来全社会客运量逐月回升,8月份日均客运量达到3168万人次,比上月日均客运量增长10%。孟玮在当天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从发电量看,前8个月累计同比增长0.3%。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6日说,1至8月我国发电量和用电量同时首次迎来累计增速由负转正。分地区看,8月份,有29个省份用电正增长。
全国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6.5%,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7.2%,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孟玮说,8月份,我国全社会货运量同比增长4.8%,增速较上月加快1.9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正增长。据悉,为了做好推广应用工作,不断满足用户足不出户就能随时办理业务的需求,9月19日至20日,该公司各供电所工作人员利用周末走进人口密集的居民小区、乡镇街道,积极宣传网上国网,为电力客户零距离讲解网上国网APP的功能作用和操作流程,指导客户下载网上国网客户端,并引导客户熟练使用网上国网APP线上办电交费,同时根据现场缴费金额赠送不同的小礼品。
原来不知道还有个这样的软件,真是方便啊,查询电量电费、办理业务、缴纳电费,都可以在手机上就办了,再也不用大老远的跑到营业厅缴费了刘女士拿着新安装好的网上国网的手机,嘴上这样说道,手还在不停的捯饬着网上国网APP里的各项功能。下一步,该公司还将继续组织员工加大力度推广网上国网APP,同时积极响应公司优化营商环境、客户办理业务最多跑一次的号召,从客户关心的小事、急事、难事做起,持续提高服务的便捷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用户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新基建所涉及到的社会民生重点行业,电力发展在促消费惠民生、调结构增后劲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成为投资领域的重中之重。
记者:聚焦新基建,在推动扶贫产业转型升级,巩固脱贫成效、防止返贫现象发生等方面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周群星: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在产业扶贫道路上一直注重创新探索,走出了新基建+产业的扶贫新路径。加快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年内投资2632万元新建12个充电站,助力新能源汽车充电产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国网青海电力基于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相关研究,开创性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全区域全时段覆盖服务、民用通道免费以及短报文通信特点,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通信终端,解决了青海偏远农牧区离网光伏电站监控数据和用电信息采集难题。目前,全省光伏扶贫电站已全量接入大数据平台,电站运维人数减少到2至3人,平均每座电站年均节省人工成本50万元,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力支撑。记者:请问国网青海电力围绕新基建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何举措、成效和进一步的打算?周群星:新基建相对于传统基建更注重硬核科技,对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有较高追求。为探索更加精益高效的光伏扶贫管理方式,着力解决光伏电站建设分散、管理效率低、运营成本高等难题,国网青海电力联合青海省扶贫开发局,依托青海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平台优势,以数字化为支撑,建成全国首套省级光伏扶贫运营管理系统和全国首家省级扶贫光伏大数据中心,首创了扶贫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运行模式,走在了全国省级光伏扶贫电站管理前列。
在此基础上,结合国网青海电力创新优势,我们还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领域加大布局,在建成云平台和数据中台基础上,按照对内促进质效提升,对外支撑融通发展的思路,对内高效支撑营销服务、多维精益管理、数字化审计、智慧供应链、网上电网、基建全过程综合数字化管理、供电服务指挥等平台应用,对外发布了电力看经济、企业征信评价、贷后预警、全省空置房分析等数字化产品,充分发挥了数据价值。两新一重战略部署中,国家电网公司主要涉及新基建,年初,国家电网公司专门召开会议明确了国家电网与新基建七大领域息息相关,并提出三个加快、一个加强工作要求。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请问国网青海电力在两新一重中有哪些涉及内容,有何具体部署?周群星:两新一重战略部署是中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应对疫情影响、拉动经济增长,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关键举措。近年来,青海省充分利用光照资源禀赋,建成覆盖39个县市区、总容量73.16万千瓦的光伏扶贫电站,覆盖全省1622个贫困村。
已安装应用于用电信息采集的北斗通信终端1276台,年均节约电力营销服务成本近1240万元。对此,记者就加强新基建所涉及到的相关电力问题采访了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互联网部主任周群星。
目前,光伏电站监控数据采集终端已在20座离网光伏电站安装和运行,替代了传统的人工设备巡视,减轻离网光伏电站设备运维工作量,降低运维成本,有效提升设备自动化管理水平。目前,云南、宁夏等地供电公司已经在使用。
下一步,国网青海电力将加快电力北斗技术应用研究,在电力设备运检、营销服务、基建施工、调度控制等专业领域创新开展北斗应用。国网青海电力作为国家电网战略部署的实践者,加快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及新基建项目配套电力建设,计划年内投运后向华中地区输电400亿千瓦时,同时积极开展青海第二条特高压工程前期工作,争取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目前,光伏电站监控数据采集终端已在20座离网光伏电站安装和运行,替代了传统的人工设备巡视,减轻离网光伏电站设备运维工作量,降低运维成本,有效提升设备自动化管理水平。两新一重战略部署中,国家电网公司主要涉及新基建,年初,国家电网公司专门召开会议明确了国家电网与新基建七大领域息息相关,并提出三个加快、一个加强工作要求。对此,记者就加强新基建所涉及到的相关电力问题采访了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互联网部主任周群星。目前,云南、宁夏等地供电公司已经在使用。
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请问国网青海电力在两新一重中有哪些涉及内容,有何具体部署?周群星:两新一重战略部署是中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应对疫情影响、拉动经济增长,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关键举措。在此基础上,结合国网青海电力创新优势,我们还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领域加大布局,在建成云平台和数据中台基础上,按照对内促进质效提升,对外支撑融通发展的思路,对内高效支撑营销服务、多维精益管理、数字化审计、智慧供应链、网上电网、基建全过程综合数字化管理、供电服务指挥等平台应用,对外发布了电力看经济、企业征信评价、贷后预警、全省空置房分析等数字化产品,充分发挥了数据价值。
下一步,国网青海电力将加快电力北斗技术应用研究,在电力设备运检、营销服务、基建施工、调度控制等专业领域创新开展北斗应用。记者:聚焦新基建,在推动扶贫产业转型升级,巩固脱贫成效、防止返贫现象发生等方面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周群星: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在产业扶贫道路上一直注重创新探索,走出了新基建+产业的扶贫新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国网青海电力基于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相关研究,开创性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全区域全时段覆盖服务、民用通道免费以及短报文通信特点,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通信终端,解决了青海偏远农牧区离网光伏电站监控数据和用电信息采集难题。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成为投资领域的重中之重。
加快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年内投资2632万元新建12个充电站,助力新能源汽车充电产业发展。已安装应用于用电信息采集的北斗通信终端1276台,年均节约电力营销服务成本近1240万元。记者:请问国网青海电力围绕新基建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何举措、成效和进一步的打算?周群星:新基建相对于传统基建更注重硬核科技,对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有较高追求。近年来,青海省充分利用光照资源禀赋,建成覆盖39个县市区、总容量73.16万千瓦的光伏扶贫电站,覆盖全省1622个贫困村。
目前,全省光伏扶贫电站已全量接入大数据平台,电站运维人数减少到2至3人,平均每座电站年均节省人工成本50万元,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力支撑。国网青海电力作为国家电网战略部署的实践者,加快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及新基建项目配套电力建设,计划年内投运后向华中地区输电400亿千瓦时,同时积极开展青海第二条特高压工程前期工作,争取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作为新基建所涉及到的社会民生重点行业,电力发展在促消费惠民生、调结构增后劲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探索更加精益高效的光伏扶贫管理方式,着力解决光伏电站建设分散、管理效率低、运营成本高等难题,国网青海电力联合青海省扶贫开发局,依托青海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平台优势,以数字化为支撑,建成全国首套省级光伏扶贫运营管理系统和全国首家省级扶贫光伏大数据中心,首创了扶贫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运行模式,走在了全国省级光伏扶贫电站管理前列
工程共安装4台300兆乏调相机,其单台具备负150兆乏至300兆乏的无功调节能力,每台调相机通过1台360兆伏安变压器接入750千伏交流系统,工程采用能源互联网最新技术,可实现设备监测数字化、机组运维自动化、调度控制远程化。青南换流站调相机工程是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的配套工程。
青南换流站调相机作为青豫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的稳定器。中新网青海门源9月21日电 21日,记者从国网青海电科院获悉,20日21时32分,青豫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配套工程青南换流站调相机工程1号调相机成功并网,各项指标优异,未来将与其余3台调相机一起,为世界首条清洁能源输送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支撑,保障青海电网乃至西北地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作为提升青海海南地区新能源外送的助力器,工程投运后,将有效解决特高压跨区直流输电和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带来的无功电压稳定问题,对于青海省更大规模和更大范围输送清洁能源、加快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据悉,该调相机工程于2019年4月开工建设,在完成各分系统调试后,2020年9月16日正式进行整套系统调试工作,整套调试由国网青海电科院和中国电科院通力合作完成,人员涉及7个专业50余人
中新网青海门源9月21日电 21日,记者从国网青海电科院获悉,20日21时32分,青豫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配套工程青南换流站调相机工程1号调相机成功并网,各项指标优异,未来将与其余3台调相机一起,为世界首条清洁能源输送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支撑,保障青海电网乃至西北地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工程共安装4台300兆乏调相机,其单台具备负150兆乏至300兆乏的无功调节能力,每台调相机通过1台360兆伏安变压器接入750千伏交流系统,工程采用能源互联网最新技术,可实现设备监测数字化、机组运维自动化、调度控制远程化。
青南换流站调相机工程是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的配套工程。青南换流站调相机作为青豫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的稳定器。
据悉,该调相机工程于2019年4月开工建设,在完成各分系统调试后,2020年9月16日正式进行整套系统调试工作,整套调试由国网青海电科院和中国电科院通力合作完成,人员涉及7个专业50余人。作为提升青海海南地区新能源外送的助力器,工程投运后,将有效解决特高压跨区直流输电和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带来的无功电压稳定问题,对于青海省更大规模和更大范围输送清洁能源、加快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具有重大意义